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!
000
导读: 从2003年第一届厦门马拉松至今,施建平担任了15年的马拉松裁判工作,也见证了国内这项品牌赛事的成长。昨日,受我市的邀请,“厦马”总裁判长施建平给绍兴马拉松(越马)的裁判进行培训,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。
从2003年第一届厦门马拉松至今,施建平担任了15年的马拉松裁判工作,也见证了国内这项品牌赛事的成长。昨日,受我市的邀请,"厦马”总裁判长施建平给绍兴马拉松(越马)的裁判进行培训,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。
厦门,因马拉松而更闻名
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的施建平,曾经是一名田径教练,担任过全运会等大赛的裁判。"15年前我在全国各地做裁判,说起厦门,许多人只知道鼓浪屿。”施建平笑着说。
这些年来,许多人正是通过厦门马拉松了解了这座城市。"现在我们走出去,没有人不知道厦门的。”施建平说,因举办马拉松而改变的城市还有许多,像兰州,以前都要花几千万元做广告来推介城市旅游,但举办马拉松后,城市的名气更大了,来的游客也更多了。
据统计,像厦门举办一届马拉松,带来的直接收益是上亿元,而城市影响力的提升,更是无形资产。另外,在举办马拉松的10多年里,爱好跑步的厦门市民越来越多,已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从"厦马”的报名情况看,2003年全程马拉松的报名人数是1100人,今年达到3万名。
"越马”,文化味吸引众跑友
施建平说,目前国内众多城市都看好举办马拉松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,这项体育赛事已成为提升城市管理经营水平、文化内涵和增强城市凝聚力的助推器。像今年,全国举办的马拉松有372场,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天都有马拉松,预计明年会超过400场。当然,这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并不多,像美国一年有700多场,日本每年也有200多场。
一个城市要办好马拉松,需要以特色来吸引跑友。施建平说,衡量马拉松是否有特色,主要有三个标准:一是赛道,二是服务,三是文化。像厦门马拉松的线路,原先是跑进市区,跑过厦门的主要景点,后来因为交通受影响而改变了线路,主要是沿海滨的环岛路跑,风景好了,但文化特色削弱了。
"'越马’的主要特色是在文化上,绍兴是个文化名城,从线路的设计上体现了城市的特色,非常有文化味,这也是吸引众多跑友的原因。”施建平说。现在离"越马”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,要在服务和赛事的保障上多做工作,让跑友开心而来、满意而归。
编辑:sx007
原标题:城市,因马拉松而改变——访厦门马拉松总裁判长施建平
绍兴马拉松,越马